中国教师

2025, No.386(07) 111-113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家校合作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王先文

摘要(Abstract):

<正>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责任。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在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特定作用。许多学校和家庭意识到心理健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深远影响,积极探索合作模式。比如,学校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活动,促使家长了解并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在一些地区,家校合作已实现常态化,家长与教师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也得到了初步共享。然而,现阶段家校合作仍存在诸多挑战。首先,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家长受传统观念或时间精力限制,未能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甚至将心理问题简单归因于学习压力或性格差异。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先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