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

Teacher's Journal


卷首语

  • 新年寄语

    <正>2025,如期而至。律转鸿钧,新元肇启。值此新年到来之际,《中国教师》向辛勤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本刊的编委、审稿专家、作者、读者及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时间,标注新时代的方位。回首刚刚过去的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的重要部署。在建设教育强国这一伟大征程中,《中国教师》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深入学习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对期刊出版的各项要求,立足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背景,聚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探究基础教育领域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坚守专业立场,突出专业特色,传递专业声音,从不同维度呈现思想创见与实践策略。这一年,《中国教师》不断提升学术引领能力,开展主题宣传和思想交流;不断强化专业价值思维,促进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拓展内容传播形式,延伸传播方式和服务内容,奋力谱写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教育期刊”答卷。

    2025年01期 No.380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教育视点

  • 从威权到合作与服务: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特点的质性研究

    刘翔平;王书剑;蔡旻旻;张爽;

    在以信息网络技术变革和新课改为标志的新时期,师生关系产生了巨大变化,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了新的职业压力与职业挑战。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40位中小学教师进行访谈,归纳出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的特点与问题。研究发现,由于新时期信息技术深入渗透与我国多年来国民教育取得成效以及新时期学生、家长的整体素质显著提升,传统的威权型师生关系转向合作与服务型师生关系。师生情感联系日益紧密,但也爆发出新的矛盾,导致教师管理学生的纠结与困惑。如何对自身职业身份的复杂性和冲突性进行认同与角色整合成为新时代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

    2025年01期 No.380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6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跨学科教研的“三重面孔”与“三重路向”

    乔丽军;詹霄武;

    以跨界学习为特质的课堂变革催生了与此相关的跨学科教研的研究聚焦。科学把握跨学科教研存在与发展的规律性、推动跨学科教研的实践繁荣需要我们深刻理解跨学科教研的多重面孔,对其“镜相”“真相”和“本相”进行理性区分与智慧洞见。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以严密的逻辑穿透其“理路”,在质性界定的基础上把握跨学科教研的来龙去脉,在阶段性特征与关键性任务聚焦上诠释跨学科教研的“数智”图景,在价值判断与实践定位的耦合中解码跨学科教研的“人事”逻辑,以为教研“跨界”的发生、发展寻求生长性、建设性的支撑。

    2025年01期 No.380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教育视点_史鉴

  • 《教育漫话》:欧洲教育史上的一部“奇书”

    张斌贤;

    本文力图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重新解读和阐释《教育漫话》中提出的教育思想所蕴含的新意,认为洛克所倡导的包括“白板论”、父母的教育义务、建立新型亲子关系以及尊重儿童人格、重视儿童个性等在内的思想构成了近代欧洲新型儿童观的基本内容,对卢梭等近代教育家的思想和近代欧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2025年01期 No.380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专题_教育家精神:教师躬耕教坛的内在力量

  • 教育家精神:教师躬耕教坛的内在力量

    <正>编者按:教师是践行教育家精神的重要主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教育家精神培育涵养,融入教师培养、发展,构建日常浸润、项目赋能、平台支撑的教师发展良好生态。坚持教育家精神弘扬践行,贯穿教师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各环节,筑牢教育家精神践行主阵地。这一总体要求为教师从主体层面践行教育家精神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向,推动教师养成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自觉追求,让教育家精神根植于教师的职业追求之中。

    2025年01期 No.380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宋萑;陈昕身;袁培丽;

    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教师的崇高使命。本文提出了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原则,分析了教育家精神在教师从新手到教育家型教师各阶段的引领作用,并讨论了制度建设、机制建设和资源建设三方面的系统支持,以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

    2025年01期 No.380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8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 教育家精神赋能下的教师学科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李永伟;

    学科教师要以教育家精神作为价值引领和实践操守,争做教育家型教师。学科实践能力是学科教师专业素养的价值灵魂,是学科教师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把课上好”的关键能力。培养教师的学科实践能力,需要学科教师具备“自成长力”、课程设计能力、教学创新能力、教学反思能力、跨学科学习和跨学科教研能力、教育教学思想提炼能力和教育信息技术使用能力。

    2025年01期 No.380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 ]
  • 教育的温度:课堂内外教育家精神实践

    朱启平;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灵魂,“有温度的教育”是教育家精神的具体实践,是其生动体现。本文探讨教育家精神与“有温度的教育”的内涵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教育家精神与“有温度的教育”理念高度一致,二者在教育实践中的结合能够提高教育的专业性和人文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育的互动性和个性化,有效提升教育质量。

    2025年01期 No.380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 ]
  • 乡村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内在要求、逻辑基础与实践路径

    黄晓丹;

    乡村教师在推动乡村教育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涵养乡风文明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乡村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内在要求和逻辑基础,提出了乡村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路径,即强化精神引领,引导乡村教师坚定教育理想;突出实践育人,筑牢乡村教师能力堡垒;凸显师德引领,提升乡村教师道德修养。

    2025年01期 No.380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践行教育家精神,勇担新时代育人使命

    蒋雄超;

    教育家精神既蕴含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教育文明的优秀传统,又凝结了时代发展中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其核心要义包括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维度,在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高质量教育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践行教育家精神,要求广大教师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在日常教育教学和科研中努力成长,担当起新时代的育人使命。

    2025年01期 No.380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名师工作坊

  • 浸美—研美—创美:走进教育的生活美学

    张颖震;

    “生活美学”美育实践课程以美好生活为追求,引导学生将教育与生活进行美学连接。打造开放的课堂,以生活为资源,常态化开展“美术+”跨学科学习,通过“浸美—研美—创美”的美育实践路径,开展“一核、多维、五美统筹”的美育实践课程,让学生热爱艺术与生活,获得美术的表达力和审美的人生态度,获得带得走的素养。

    2025年01期 No.380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汉画像石与馍的千年邂逅——“生活美学”教学课例“舌尖上的汉画”

    张颖震;

    <正>一、教学缘起课程缘起要回溯到多年前我带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栏目的一次活动。当时,几所学校依据主办方的要求,通过奇思妙想呈现一本“奇异的书”。在这场充满挑战与创意的角逐中,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的《中国徐州汉画壮馍典藏》脱颖而出,成了一本“可以吃的书”。它将徐州本土源远流长的汉文化与充满人间烟火气的食文化通过传统书简的形式串联在一起。汉画壮馍的惊艳亮相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活动结束后,我们精心创作的作品在比赛现场被大家欢乐地分而食之。这种独特的创意方式不仅传递出环保的理念,在创意方式上也实现了突破:原来文化是可以“吃”的,艺术是可以“品”的。

    2025年01期 No.380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心、脑、手的相互激荡——张颖震美术教学的感染力

    杨九俊;

    <正>张颖震老师有很强的感染力,到他的课堂上学习,对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徐州一中”)的学生来说,是“节日般”的期待;多次接待我的年轻老师告诉我,她也是徐州一中的毕业生,当年在学校上张老师的课,总是偷偷录音,下课后再回放;到徐州一中参访的客人都认为张老师的美术教学场景总让人流连忘返,美术教室几乎成了“网红打卡地”;在呼朋引类的微信朋友圈,颖震不断发送徐州一中“生活美学”的故事,也常常让我们感动。而这种感染力,则是由心流般浸润、通透化理解、创新性实践相互激扬生成的。

    2025年01期 No.380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课程与教学

  • “教—学—评”一致性视角下讲评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以数学概念学习为例

    马晓丹;

    经验取向的评价占据主导、讲评的过程笼统泛化、对“增值”的认识固化是“教—学—评”一致性视角下讲评课存在的问题。“教—学—评”一致性视角下的讲评体系是由学习目标、参与主体(教师和学生)和三个关键环节(学生表现、评价结果、教学决策)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该体系呈现为一种动态、循环的结构—评价结果以学生的学习表现为依据,教师基于评价结果做出的教学决策,又会重新作用于学生的学习表现,当学生的学习表现与预期的学习结果(学习目标)一致时,循环结束。本文以促进数学概念学习的讲评课为例,把讲评的过程细化为“回归概念本质,确定评价结果”“遵循进阶规律,制订教学决策”“设计迁移任务,检测讲评效果”。

    2025年01期 No.380 53-5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历史自主化学习的教学意蕴及实施策略

    徐峥;

    历史自主化学习,是一种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方式。自主化学习的理论意蕴主要包含“主动学习”“独立学习”“自控学习”三个方面,相应地,历史自主化学习的教学意蕴为“引发内生动机以挖掘学习潜能”“运用有效策略以培养学科能力”“调控生长过程以赋能学科学习”。具体的实施策略有:第一,以引发历史学习动机来实现“我要学”;第二,以培养历史学习思维来实现“我能学”;第三,以凝练历史学习内核来实现“我会学”。

    2025年01期 No.380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温心”观照:传统诗教与心理健康教育桥接探索——以李白诗歌专题阅读素材群为例

    冷永;石荣侠;

    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立德树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教学要充分关怀生命,积极承担心理疏导、灵魂铸造的教育重任。传统诗词是极具无用之用的宝贵阅读资源,教师可以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建构思想为指导,巧妙桥接传统诗教与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以“温心”为指向的“学科+”联动融合类经典诗歌专题阅读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以诗意的视角深入经典诗歌腹地,走进自然,关注林泉风物,净化自然心灵;浸淫烟火生活,温暖世俗心灵;调节知情矛盾,持守理想心灵。通过简化追求,提高心灵的纯度,培养中学生诗性的、健康的心理品质。

    2025年01期 No.380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辨析学习:小学生法治观念培育路径探析

    王静娟;

    基于素养导向、课程特质和学生成长的需求,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开展辨析学习:创设真实辨析情境,在模拟真实法治场景中,增强学习代入感与体验感,促进学生对法治知识的理解内化;问题阶梯式设计,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法治辨析核心,培养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多元实施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在探究中思辨,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厘清事件关系,依照法律程序来解决问题;引入可视化评价,学生能直观看到自己的学习轨迹,增强法治学习动力与成就感,增强法治信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发展法治观念。

    2025年01期 No.380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指向真实性学习的初中美术教学三个维度实践

    李佳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美术教学逐渐从知识传授转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真实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与现实世界相联系的真实情境,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学习理解和技能。本文从美术课真实性情境再造、真实性任务创设、真实性评价保障三个维度,阐述初中美术课堂真实性学习的创新实践路径,以切实促进学生知识、思维和能力的进阶与发展,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2025年01期 No.380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跨学科作业设计创新实践与研究

    谷守颖;

    跨学科作业对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推进课程综合改革、突破分科作业局限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小学跨学科作业的特征、小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小学跨学科作业的具体实施三个方面,对小学跨学科作业进行了深入阐释,探究小学跨学科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路径,为小学教师开展跨学科作业提供实践参考。

    2025年01期 No.380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化实施策略探究

    王化云;

    项目式学习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具有内在契合性。本文从明确项目主题、制订项目计划、开展项目实施、进行成果展示、开展项目评价5个方面,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化实施的路径进行了探究,为教师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2025年01期 No.380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 ]

教师与发展

  •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与路径

    王红;李贇;

    本文阐述了教育家精神在信念、道德、学识、态度、情感、境界六个维度的核心内涵,并从这六个维度提出教育家精神引领下师德师风建设的行动路径,从而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案。

    2025年01期 No.380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中小学教师课堂评价能力提升策略

    逄凌晖;

    实现“教—学—评”一致性,重在聚焦学生“学会什么”,以有效的课堂评价牵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这需要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想评”“会评”“巧评”,即教师要有强烈的评价意识、必备的评价技术、较高的评价能力。只有教师不断提升评价能力,真正将课堂评价融入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才能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

    2025年01期 No.380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 ]
  • 基于需求导向的区域教研实践策略——以成都市LTS主题教研模式建设为例

    袁文;王丹艺;

    教研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特色,也是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成都市研发了LTS主题教研模式,进一步促进教研工作科学化、结构化和专业化发展,着力构建高质量的区域教研体系,为助力我国五级教研体系建设提供了上下贯通、运行高效的区域模式。

    2025年01期 No.380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学前教育

  • “走向融合”视角下的幼儿园班本种植活动优化路径

    邱佳业;

    针对幼儿与自然、社区的联系被不断削弱的情况,利用幼儿园种植活动重构幼儿与自然、社区的联系,改善幼儿园教育中的“缺劳”问题。同时,借鉴四维生态教育框架,重组形成以“构·探·评”为路径的幼儿园班本种植活动实施框架——通过多维“融合”的方式实现“以劳促五育”,提升课程资源、领域探究及教学评价的整合性,进一步提升幼儿园班本种植活动的有效性。

    2025年01期 No.380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幼儿园项目课程前中后三阶段的策略探究——以大班“图书义卖”为例

    吴延聪;谭碧云;

    幼儿园项目课程基于幼儿兴趣与环境设计,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针对项目实施中的规划设计、计划调整、课程资源整合难题,可以在开始阶段梳理话题要素,聚焦幼儿多元领域融合;实施阶段分解项目任务,灵活调整任务;结束阶段创设活动场景,整合多方资源。

    2025年01期 No.380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探索与回声

  • 创新驱动·众智共赢:教师专业发展从1到N—以广州汇景实验学校为例

    黄雯;

    <正>2023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出要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构建数字化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强化教研专业引领,推进教研方式创新,常态化开展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引导广大教师在教研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那么,如何借助大数据和智能教学工具变革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如何创新跨区域协同教研帮扶机制,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025年01期 No.380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同步课堂协同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张星;刘龙;

    <正>一、问题的提出1.新时代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求2021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指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因此,借助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既符合国家政策要求,也是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2025年01期 No.380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小学语文教学数字交互技术应用价值及实施路径

    王静;

    <正>2023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构建数字化背景下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助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要求。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占据重要地位,其课堂教学的变革更是备受关注。如何将数字交互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025年01期 No.380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 积极语用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邱文杰;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1语文学习应该培养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浓厚的兴趣与热爱,让他们在实际的语言使用环境中,利用自己积极的语言活动,累积自己的语言体验,从而感受到语言文字的语用规则,并提高自己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用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在小学阶段,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教师要立足积极语用观,让学生能够进行语言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

    2025年01期 No.380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 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猎德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探索

    陈蓓蓓;莫枫;符静思;

    <正>教育部等多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指出:“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1]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接触社会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行举止、情感态度都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人格塑造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具备高尚师德的幼儿园教师,不仅能够为幼儿提供安全、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还能够通过自身的行为示范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高素质专业化幼儿园教师队伍是新时代幼儿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加强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需要,更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2025年01期 No.380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博览与叙事_大先生

  • 教师教育的追梦人

    顾明远;

    <正>2001年春节过后不久,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我是林正范,是王承绪先生的学生,现任杭州师范学院的校长。学校想聘任您担任杭州师范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我一听是王先生的学生,没有疑虑地就答应了。于是当年4月,我和周蕖就到了杭州。当时杭州师范学院位于杭州市文二街,我们就住在师院附近的旅馆里。第一次见到林正范。通过讨论商定聘我为杭州师范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年薪10万元。我答应聘任,但年薪不能收。我说:“国家规定兼职不兼薪。”何况学术委员会主任我只是挂个名,执行主任还是由林校长担任。林校长无论如何不答应,最后决定将这笔钱设立励学奖学金,每年奖励50名优秀学生。这个计划执行了十年,直到我退任。2002年我走马上任。林校长专门在专家楼辟了一套房供我们居住。于是我们就攥着学校的饭卡,在学生食堂就餐,参加学术委员会的活动。后几年则住到学院在玉皇路的艺术学院宿舍里。每年都参加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期间给学生颁发励学奖学金,有时给学生做个讲演。我在杭州既是工作,又是休息。期间访问了杭州多所中小学,结交了许多教育界的朋友。

    2025年01期 No.380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博览与叙事_读书

  • 用哲学的思维考察教学——评《为己之学:中国教学哲学的历史考察》

    李辉;

    <正>最近研读了孙杰教授的《为己之学:中国教学哲学的历史考察》,使笔者对中国古代的教学哲学有了新的认识。孙杰教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古代教学哲学为研究对象,将对中国古代教学基本问题的考察放置在哲学的思维下做历史透视,采用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围绕教学观和教学操作思路相统一的逻辑体系,从中国古代教学哲学生成、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中,探寻和诠释了中国古代教学哲学的精神实质—仁智统一的为己之学。读罢,笔者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四方面。

    2025年01期 No.380 121-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博览与叙事_叙事

  • 播种智慧:一名乡村教师的自我超越之路——骆志菊老师口述史

    叶瑞欣;刘佳;

    <正>骆志菊女,1964年生,四川成都人。1982年中师毕业后,先后任教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马家镇兴崇小学、中心小学、谕亭小学、香城小学和新都一中实验附属小学。2007年起,先后担任三所学校副校长。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4年、1995年,被评为区、市学科带头人。2000年,被评为四川省特级教师。2012年,成立成都市首批名师工作室。201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019年,被评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

    2025年01期 No.380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

    <正>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始建于1962年,地处丰台区丰台镇中心地带。六十多年来,丰台二中教育精神薪火相传,几代二中人共同努力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2005年,丰台二中正式成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自2012年开始集团化办学以来,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校十址的教育集团,涵盖4所小学、6所初中和2所高中。现有教学班125个,学生7610人,教师814人。

    2025年01期 No.380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下载本期数据